“评估”这一概念早就不仅仅只是泛指一张张考卷了。我所欣赏的学生评估,而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全面的、且个性十足的观察和测评对象,所采用的形式多样、目标清晰、注重学生整体能力提升、情感发展、学习方法等等的综合评价体系。最近临近期中“考试季”,总会看到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帮助孩子全力以赴准备各种考试,小朋友们每天回家都会带着厚厚的作业簿,晚上总是复习到很晚,周末也要忙着赶赴各类补习班上课,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场景仿佛昨日重现。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被父母逼着学习,“考试成绩”、“排名”决定一切,兴趣爱好、个人梦想则退居其次。那个时候自己也曾忿忿不平过,心想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家长。但是,如今环顾四周,当“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学校或在各类大赛中名列前茅时,我们真的能无动于衷吗?身为父母,我们对待孩子真的可以做到不被成绩牵着鼻子走吗?我们追求的究竟是“最好”的分数还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在我们开始聊聊这个话题之前,让我首先分享最近被网上热议并打动了全球万千家长们的一封信。这封题为《致特别的你》的信件,出自英国北英格兰一间名为Barrowford Primary School的一位小学校长之笔。该校校长瑞秋和小学老师艾米在向六年级学生发放成绩单时,同时附上了一封鼓励的信,她告诉孩子们“分数并不意味着一切,生活中还有许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这封信经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并由网友上传至Facebook等社交网络后,引起全球强烈长按。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再次重温这封信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致“特别的你” 亲爱的你:关于这次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就附在这封信里。你在面临巨大压力时拼尽了全力,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但是,你要知道,这些考试并不能评估所有那些让你如此与众不同的东西。出这些考题的人并不认识你们每一个人,不像你的老师和家人那么了解你。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会说两门语言了。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们能演奏乐器、跳舞和画画。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的小伙伴信赖你,你的笑能点亮最沉闷的一天。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写诗或歌,参与运动,好奇未来,有时候在放学后照顾弟弟妹妹。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去过真正美好的地方,能讲一个伟大的故事,真心享受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成绩无法告诉他们,你值得信任、善良、体贴,并且,你每天都在努力做到最好。你的分数确实能够反映你的某些方面,但,它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所以,享受成绩,并为此而骄傲吧。但是请永远记住,人可以有很多种优秀的方式,而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道路。每次我读到这封信,我的心里都会觉得像被阳光照着一样暖洋洋的,我情不自禁地想像,这样一封爱意浓浓的信被孩子们读到后,会受到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是的,考试对与衡量孩子学习进展和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这真的是我们作为教育者,作为父母去评判孩子成长的唯一手段吗?或者说,考试是不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终极目的?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这封信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地长按与热议,说到底,深受“唯分数论”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而且不分国界。不过,这封信背后所折射出的一种更为科学健康的人生哲学和教育理念,还是让大家深受触动。所以,我希望身为父母的我们,也能抱持着这样一种更为包容和积极的心态,去了解一下接下来我想向你展示的、关于学生学习评估的另一种“声音”。我想声明的是,这样一种关于考试和成绩评估的教育哲学与实践,虽然在世界上许多国际文凭组织会员学校(IB World Schools)所广泛采用,但它并不是国际学校所独有,在很多其他优秀的教育机构中也是普遍实行的做法。如果你愿意的话,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在这些国际学校里关于学习测评的两个基本概念-对学习的评估和为学习的评估,而由此得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涵盖的意思却是千差万别。概念说起来会有些枯燥,我给你列了个图表,让这两个概念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作为在应试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总结性评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考核方式。这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的观念由来已久,老师们往往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只重视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两次期中或期末考试,要考查什么知识就教授什么知识,以考试为指挥棒,从而导致教师为考查而教,学生为检测而学。那么,形成性评价又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而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最早是由美国的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M. Scriven)于1967年在他的《教育方法论》(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一概念首先被应用于开发课程的评价,后来布卢姆(B.S.Bloom)认为形成性评价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据我所知, 在一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里,形成性评价,这种更为动态和科学的评估手段已经成为学校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教师将对学习者的某个阶段的所有学业活动、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包括学生做出的种种努力都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并能够使得教师根据学生进度调整和修正教学计划和内容;而学生们则能够根据这些形成性评价,结合教师的指导意见,动态地主动调整个体的“自主学习”。举个例子吧。 在我所工作的学校里,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就包括以上两种。总结性评价我们就不多说了,那么形成性评价又是通过哪些手段和方式,按照什么标准做出的呢?我们的评估策略到底服务于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讲,在一个使用国际文凭组织课程的学校,往往是鼓励老师们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评估手段,从而更加完整科学地评估每一个学生。不看成绩,如何评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只看一张考卷的成绩来简单粗略地判断孩子的学习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有欠周全的方式。对于形成性评价的测评途径有很多,下面列出几种主要的,还是看图表更清楚:让我们拿国际文凭课程的高中阶段对于“知识论”这门课的评价体系做一个说明吧。学生展现学习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声像手段、如录像、投影、访谈录音等,也可以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等。学生展示次数不限,可以是单次,也可以是多次。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会选取学生表现最好的一次计分,或者选取该生所参加最好的一次小组表演。在小组展示中,并不一定要所有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时间讲述,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贡献,积极参与。这样的评价,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合作精神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们一旦被给予空间和时间去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现自己时,他们会格外认真,所做出来的成果往往超出教师们的想像,学生们为了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和作业,常常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返工几遍是常有的事。记得前段时间孩子们在设计课上学习桥梁建筑时,有些学生根据单元主题所作的研究和设计,完全超出了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很多大胆的设想和方案是评估准则中没有要求的。但是他们仍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自己的设计。尽管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多得分,但学生们认为这样的作业项目为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想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当然是要竭尽所能。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力?我想,无非是这种评价手段给他们留下了舞台和时间去争取“做到最好”。而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一起共同成长,进步和反思,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教师在期末对学生做出的总结性评价。正如布卢姆所说“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学习者掌握的程度和未被掌握的部分。其目的不是简单为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或教师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之中。”“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教育家Whitetaker问过,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问过,而今天我也想鼓励我们问问自己。知识的细节忘记了随时可以找回,但是伴随终生的学习能力、思考习惯、求知欲、探索和研究精神才是孩子们一辈子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安身立命的根本。说到这里,关于考试到底为了什么,是手段还是目的本身,我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标签: 评价 学生 成绩 考试 我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zaojiao/qzyx/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