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6-01 09:21:46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不外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其中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下面来看看泄泻如何艾灸。
泄泻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急性泄泻, 治疗以除湿导滞,通调腑气,多选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慢性泄泻,治疗以健脾温肾,固本止泻,多选取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
中医将泄泻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六个证型。在辩证时,当抓住各自的特点。
寒湿泄泻及湿热泄泻多兼有表证;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泄泻以大便时溏时写,水谷不化,稍食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常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其中寒湿泄泻,脾虚泄泻及肾虚泄泻用灸法较好。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清稀,甚如水样,腹胀痛,肠鸣,胸闷食少,尿少,肢体倦怠,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表证,舌苔白腻。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足三里,阴陵泉;配穴:大肠俞,神厥,中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距皮肤2-3cm进行熏灸,使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的水疱,任其自然吸收,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5-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时溏时水,迁延反复,水谷不化,进油腻植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兼有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等。
治则:健脾益气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关元俞,天枢,中脘,足三里;配穴取脾俞,大肠俞。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间隔3天。
主证:病人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可见泄泻便溏或有完谷不化,泄泻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命门,关元,百会。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3.隔附子饼灸:每次选用2-4穴,附子饼上置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壮,隔日1次,以局部红晕为度,5-7次为1个疗程。
1.艾灸治疗急慢性泄泻效果较好,但对严重失水或由恶性病变引起的腹泻,则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2.进行艾灸的时候,一定需要心细,防止烫伤皮肤。
1.易泄泻患者平时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等。
2.泄泻病人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多喝水,不食用生冷,肥腻,刺激性食物,急性期的患者应进食流质食物。
3.慢性泄泻病人,应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4.预防虚泻,常用温和灸在中脘,天枢,气海穴上施灸。
药物流产疼不疼的真相 过来人分享了自己最真实的经验药物流产,它是意外怀孕以后的处理方式之一。大多数女性朋友出现意
国际高中怎么样(领科国际高中怎么样) 蜂胶怎么样 蜂胶怎么用 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填写什么 办理出生公证委托书 为什么来白带会有血 妇科专家来告诉你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