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3-08-01 08:11:14
1、赫哲族语言文化:赫哲语的濒危因素
2、美轮美奂的赫哲族鱼皮衣文化
3、精美的赫哲族的服饰文化
4、古老的赫哲族渔猎文化
5、赫哲族语言:赫哲语的特点
6、猜你喜欢:
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被赫哲人广泛地使用过,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赫哲人生活模式的改变及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逐渐衰退。那么,跟随小编来赫哲族文化继续了解赫哲语的濒危因素吧!
赫哲语的濒危与民族的安全没有关系,完全是由于语言转换引起的。思考赫哲语的濒危因素:
第一,赫哲语没有匹配的文字记录,没有规范化体系,词汇的扩容大多是靠借词完成的,因此,在其他语言强大的冲击下,语言在结构上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
第二,单位区域内的赫哲人口少和与其他民族杂居,使赫哲语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使用越来越受限制。
第三,随着赫哲人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变,适应原来生活的词汇因不能准确表达客观现实而被放弃。
第四,转用了全国通用的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某些语言失去功能成为濒危语言直至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了解赫哲语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少的趋势下,更应该掌握赫哲语社会功能衰退的原因、途径及程度。
正确对待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对待濒危的赫哲语的情况下,积极准确地描写赫哲语的语言结构。这也是语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通过对街津口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构成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
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被赫哲人广泛地使用过,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赫哲人生活模式的改变及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逐渐衰退。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赫哲语的使用范围已经退缩到特殊的场合和个别的家庭中。到21世纪初的今天,赫哲语仅被少数赫哲人所掌握,已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赫哲族由于居住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鱼的影响,如今种种发掘出来的文物史料都能证明赫哲族千年前就围绕鱼进行生产活动。传承到如今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鱼文化更是成为了赫哲族文化的象征。
赫哲族的鱼皮衣历史久远。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第九卷《海外东经》中便有“玄股之国,在其(黑齿)北,其为人衣鱼食鸥”的记载。“衣鱼”西晋学者郭璞解释为“以鱼皮为衣也。”说明两千多年前,赫哲族的先民就使用鱼皮做衣服了。另据密山新开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鱼叉及骨针,证明赫哲族的先民捕鱼和缝制鱼皮衣有数千年了。
鱼皮服饰大致可分为鱼皮长袍、鱼皮短衫、鱼皮裤、鱼皮鞋、鱼皮围裙、鱼皮帽子等。男式鱼皮上衣为对襟,女式为大襟。赫哲族人称女式鱼皮长袍为“鸟提库”。造型整体与旗袍类似,有领口无立领,偏襟右祍,全身一体,中间无腰,长过膝盖,下摆稍宽,袖口有直筒、稍窄收口两种。
装饰上,鱼皮长袍领口、袖口、衣襟、底襟都有彩色的装饰,其中有单色的也有图案的,前身整体呈单色,没有过多的纹饰,背面纹饰丰富,图案呈对称式,均以卷曲的云纹为基本图案要素。
男式鱼皮上衣从造型上看,衣长到臀部,衣服形状整体直上直下,有立领,右襟和对襟均有,袖口微收。从装饰上看,领口、袖口、衣襟及衣身下摆部均有装饰,有单色的、有云纹图案的,由于制作衣服的鱼的种类不同,衣身的整体纹理也不相同。立领,右衽大襟,鱼皮绳盘扣袢。衣服袖口、领口、衣襟及衣身下摆部饰有“s”形图案。
套裤的形式只是两个筒形裤腿,没有裤腰,男式的上端为齐口,女式的上端为斜口。赫哲族人称男式鱼皮套裤为“卧又克衣”。赫哲族人称女式鱼皮套裤为“嘎荣”,口呈月牙形状,前边到腰部,后边到大腿根部。女式鱼皮套裤,裤腿上宽下窄,上端系有缀带,裤脚缀有“s”形纹饰。鱼皮裤造型与普通裤子基本一致,裤腰和裤裆部较为宽松肥大,裤腿稍窄些。
鱼皮靴俗称鱼皮靰鞡,由鱼皮四周整体向上折起,抽褶向上形成底部,前面与鞋脸缝制在一起,形成半圆形,鞋口再用另一块鱼皮缝上,形成圆筒形靴靿,然后穿绳或皮条做鞋带。此鞋由身、脸、黝三部分组成。鱼皮鞋既结实保暖,又抗寒防水防滑,适于在冰上和泥泞道路上行走及从事渔猎生产。
赫哲族人有丰富的鱼皮制作经验,他们根据鱼皮的特性和鱼的不同制作不同的衣物,如制作短衣、长袍的鱼大致有鳄鱼、鲤鱼、大马哈鱼、白鱼等。鲇鱼皮柔软有韧性,是制作鱼皮衣的上好材料。
制作鱼皮靰鞡和鱼皮套裤大部分是怀头鱼、哲罗鱼,也有用鲤鱼制作的鞋子,穿之前用水浸泡,柔软耐磨。鱼皮制作手工技艺流程大致有选鱼、剥鱼皮、晾晒阴干、去肉脂除鳞、鞣制、剪裁、制鱼皮线、磨制鱼骨针、缝制和染色等。
鱼皮服饰的图案形象和内容千姿百态。赫哲族人早年穿的衣裤鞋帽上,都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从大的形象范围分,这些图案主要有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种类。动物类又可分为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类,假想类如龙、双头鹰、鸟鱼等;植物类有花、草、树木等;自然现象类有云彩、波浪、漩涡、螺旋等,总数不下50余种。
“鱼皮衣”是赫哲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象征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的强烈标识符号,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初的时候人们所要求的服饰功能主要是能够保暖就好了,随着生产等方面的不断进步,服饰的工艺也越来越来越精美,成为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赫哲族服饰由于环境和生产方式的便利,造就了独特的服饰文化,是赫哲族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生存条件,赫哲人早年的衣饰多用鱼皮缝制,素有“鱼皮部”之称。赫哲族早年的衣饰形式,因地而异。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下游者,“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据考证,赫哲族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淡水鱼皮制作服饰穿用的民族,且
人只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才能得以生存。不同的环境给各民族文化造就不同的生存方式。古老的赫哲族根据环境,赖以生存的便是渔猎了,通过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拥有一整套的捕鱼技巧。可以说只要赫哲族生生不息,那么渔猎就长存与赫哲族文化之中。
捕鱼是赫哲人赖以生存的一项生产活动,渔民根据各种鱼的习性特点和活动规律以及所熟悉的捕鱼场所,按照不同季节进行捕捞。赫哲人捕鱼大致分为“春、秋、冬”三个季节,最佳捕鱼季节为秋季马哈鱼汛期。春天,赫哲人捕捞各种杂鱼;夏天,他们修理渔网、整理渔具。
本期赫哲族文化带来的的是赫哲语的特点,赫哲语hezhenlanguage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赫哲族有1400余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汉语,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
赫哲族的语言。赫哲语hezhenlanguage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赫哲族有1400余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汉语,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
可分为两个方言:奇楞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街津口乡,饶河县的西林子乡四排村等地)和赫真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八岔乡)。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称作那乃语。
特点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县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余人(1982),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本族语。分奇楞话(自称nanio、nab?amp;#91;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和赫真话(自称nanai“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能讲赫真话的人已极少。在国外和赫哲族自称相同、语言相近的有苏联境内那乃族使用的那乃语。
由于赫哲语既有满语支语言的特点,也有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因此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有不同意见。较新的分类法认为赫哲语属于通古斯语支的那乃次语支。语音方面,有7个元音:a、?amp;#91;、i、o、u、┐、y,有16个复元音:ai、?amp;#91;i、ia、i?amp;#91;、ua、ui等;有28个辅音:b、p、m、f、w、扷、堭、s、d、t、n、l、r、唓、堮、惼、墭、唓、慯、嶃、j、g、k、x、嬜、g、q、ⅹ有不太严整的元音和谐律。
语法方面,名词有7个格,有领属范畴,但无复数第一人称(包括式)的领属附加成分。在名词和代词后可以接附加成分-嬜g?amp;#91;/-n?amp;#91;嬜g?amp;#91;代替“领格形式的名词、代词加中心词”的结构。例如,ti(那)suk?amp;#91;(斧子)nianin?amp;#91;嬜g?amp;#91;(他)(那斧子是他的,nianin?amp;#91;嬜g?amp;#91;代替nianijisuk?amp;#91;)。
动词有人称形式。多用人称副动词和带格附加成分的形动词作从句的谓语。在词汇中表示渔猎生产活动的词丰富。派生法和合成法都是构词的重要方式。
回族服饰文化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汉字与服饰文化服饰文化英国服饰文化西方服饰文化英国的服饰文化苗族服饰文化日本服饰文化
标签: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回族服饰文化 日本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汉字与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 英国服饰文化 英国的服饰文化 西方服饰文化
邯郸市临漳县公益性岗位报名时间(邯郸市公益性岗位申请条件)邯郸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发布了社会公益性岗位招募公告,其中为长
邯郸市临漳县公益性岗位报名地点及联系方式 2023金乡美团餐饮消费券领取时间(2023金乡美团餐饮消费券领取时间是几点) 苏州湖西观云华庭人才优购房认购指南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