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3-01-03 12:02:57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认为,将大量承载人文情怀的故事加入《舌尖2》,这种尝试在商业上有些冒险,然而其中体现的打破类型局限、追求情怀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舌尖”想要表达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美食,而是所有中国人在事物背后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第二集《心传》已在央视播出。第一集《脚步》在上周首播后便获得了全国网1.572%的收视佳绩,这个数字是上一季平均收视率的3倍。
尽管如此,《舌尖2》收获的却不再是第一季时一边倒的好评,开播一周来遭遇诸多质疑。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直言,第一集播出后不少媒体在采访他时希望他为该片挑刺。
很多观众看完第一集后,纷纷感慨“泪水与口水齐飞”。这也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情怀与美食,是否真的不可得兼?
煽情故事成为“主菜”?
虽然第一集《脚步》有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山裤带面、山东大煎饼、广东潮州春卷等诸多美食坐镇,但是涉及食材选择、美食生产过程的内容以及食物的特写镜头被大大削减,让位于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比如,为了给外出求学的弟弟准备入学礼物,哥哥爬上40多米高的大树采集蜂巢、蜂蜜;背着沉重的养蜂器材、在外追逐花期的养蜂人夫妇,通过一碗豆花找回家乡与爱情的滋味;留守的苗家女孩将家乡的鱼酱装入坛子,让父母带着家的滋味进城打工;为了让女儿尝鲜,父亲耗时多年习得绝技: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从10米开外的距离,钩捕仅5厘米长的跳跳鱼……
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在外打拼奔波的人们对于家乡味道的怀念等内容尽管戳中了很多观众的泪点;但对于另一些观众来说,期待的是饕餮盛宴,迎来的却是一波眼泪攻势,产生的意外和失望也可想而知。有人因此评论说人与故事成了“主菜”,而美食却沦为“前菜”和“辅菜”;独立食评人何伟生评论说,《舌尖2》中人文关怀的含量更高了,但希望它还是《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人》。此外,也有观众指出,第一集中30多道佳肴与诸多人物的密集出现,导致镜头快速切换以及多重叙事线条重合,让不少情节无法全面展开,使之直接沦为抒情的存在。
情怀追求值得肯定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纪录片的专业人士,何苏六认为,《舌尖2》之所以受到质疑,关键在于其中美食与故事比重难以权衡。“在《舌尖1》中,对于美食的呈现更加纯粹;而到了第二季,更多的人文附加值被注入其中,从而导致了《舌尖2》在类型的定位上并不如第一季清晰。这样一来,想看美食与想看故事的观众都不怎么过瘾。”
然而,何苏六却毫不掩饰对该片的喜爱。在他看来,“舌尖”想要表达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美食,而是所有中国人在事物背后感受到的情感共鸣。在这一点上,情怀与美食是可以得兼的。与此同时,将大量承载人文情怀的人物故事与命运加入《舌尖2》,这种尝试在商业上有些冒险,然而其中体现的打破类型局限、追求情怀的做法值得肯定。“如果说《舌尖1》是紧扣美食纪录片的类型,在讲述饮食文化的同时寄托一定的人文情感的话;《舌尖2》对于情怀的表达欲望则更加突出,显示了想借人文情怀对纪录片类型化进行一次糅杂与突围的勇气。”
药物流产疼不疼的真相 过来人分享了自己最真实的经验药物流产,它是意外怀孕以后的处理方式之一。大多数女性朋友出现意
国际高中怎么样(领科国际高中怎么样) 蜂胶怎么样 蜂胶怎么用 有效身份证件类别填写什么 办理出生公证委托书 为什么来白带会有血 妇科专家来告诉你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