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亲爱的,没有谁能给孩子“定制”完美人生

来源: 最后更新:24-02-02 12:03:29

导读: 1 “如果可以一键选择,你会不会为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 这是《奇葩说》最近一期的辩题。 我想,

1

“如果可以一键选择,你会不会为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

这是《奇葩说》最近一期的辩题。

我想,出于对孩子的爱,很多的父母都会说“按”。

吃过苦的父母,总是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苦。

有时饭后跟老婆聊天。

我们都说今后等娃读完书后就让他去独立生活。

可有时我也会补充一句,当然他如果需要买房结婚,我可以借一个首付给他,他自己供月供。

因为我跟老婆是裸婚,虽然她不介意吃苦,但我还是不希望自己爱的人跟着我吃太多苦。

而面对前面的问题,理智下的我还是会选择不按。

因为我不相信有完美的人生,更不相信父母能给孩子这样的人生。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给我留言。

她是用笔写的,然后拍下照片发给了我。

在留言里她说自己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有一天跟同事聊天,同事家是一个5岁的男孩。

她们聊到了孩子将来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以及就业的问题。

这应该是很多父母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

因为这关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成为一个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式谋生。

她说自己的观点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支持他。

自己给一些建议,最后让孩子做决定。

因为她觉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

可是同事不一样,她觉得要给孩子做主,理由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怕选错了一辈子就毁了。

她说自己不怕,因为觉得路是自己选的,错了也有勇气走出来。

但是身边有很多的父母都是同事的观点。

她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讨论:父母究竟应不应该为孩子决定人生?

2

刚好这几天,我把《无声告白》这本书抽空读完了。

可以说是一本对每个爱孩子的父母敲响警钟的书。

虽然书中的背景是美国,但是父母对孩子人生的态度,却与我们大部分的父母如出一辙。

在书中,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莉迪亚却是最不幸的。

她一直按照母亲的计划,过着自己的人生——其实这只是母亲渴望的人生罢了。

为了成为一名医生,她妈妈想尽了办法,也为之努力奋斗,终究在现实面前低头。

于是把自己的梦想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

她希望女儿能活的精彩,不能像自己,更不能像自己的母亲。

她恐惧自己成为母亲那样的人,所以更恐惧自己的女儿又成为自己这样的人。

但是,她唯一忘记了一点,其实女儿她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哪怕她放弃当医生,这又有什么关系。

她说要找出谋害女儿的凶手。

其实她的控制,就是帮凶,把孩子推上了绝路。

正如书中所说“父母越是关注,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天底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我们都想着竭尽全力也要让孩子过得更好一点。

可有时我们渴望的,却并非是孩子需要的。

父母过度的保护和关注,反而让孩子如同生活在囚笼之中。

爱,要有度。

这是每个父母应该常常反省的。

有时,我看着儿子兴致盎然地找我给他朗读绘本故事。

心里总是高兴的。

看到他高涨的学习兴趣,有时也会琢磨,今后这个小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时聊天,我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呀?”

“爸爸,我不是跟你说过吗?”

“什么呢?我记不清楚了。”

“就是成为恐龙专家啊!”

“哦!还是这个梦想啊!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有趣的梦想呢!”

现在的他还不想继续交流。

我也只能把嘴边的话吞下去。

但我知道这里边更多的是我的期许。

而这些期许的分量有多重?

我们自己有时无法掂量,而孩子听到后,他的心会感觉到这份重量。

而我能做的,是不要把自己未竟的梦想附加给他。

真的这么想做,那自己去做好了。

当然,这里边也有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人生感受。

有一个小家伙在路上走着,我们总是免不了去指指点点一番。

可是,我们真的能指出适合孩子的路吗?

3

渐渐的,我明白了:没有谁能给孩子“定制”完美人生。

特别是父母,总以为自己出于爱孩子,所以去做所谓的规划。

比如学哪一门特长,报考哪一个学校,选择哪一门专业。

一律由自己做主,孩子只要听话,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就行。

因为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父母早就拍着胸脯说以后的事我包了,你做好你的事。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个学霸,他爸爸是副校长,妈妈是教导主任。

他那时候的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三。

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高考的时候,他想报考信息类院校,但是父母要他报考师范大学,因为家里有关系。

最后他听从了父母安排,顺利地毕业了,然后去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当老师。

可是实习期没过他就跟校长吵架,最后换了一所学校。

到了新的学校,他又跟教研室的同事不合,做了一年就又想着换。

家里只能想办法给他换。

最后他说不干了,站在讲台上就头脑一片空白。

后来他请长假回家了,继续等着父母的安排。

而这个时候,父母也安排不了了。

相亲总是失败,找工作又自己总是觉得无法适应。

有些东西,父母想安排也安排不了。

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人脉和关系,面对一堆稀泥,谁都扶不上墙。

你费尽心机地给孩子谋划完美的人生。

可是忘记了人毕竟不是机器,他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不是工厂,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4

亲子之间,最好的状态应当是“一起成长”。

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因为一起成长意味着父母本身是不断学习的,跟孩子一起经历。

而不是把目标放在那,画一个饼,然后要孩子去抢,去冲。

有一次看到一个段子,说是有一对父母每天一边打着麻将,一边憧憬着自己儿女如果以后赚大钱了,然后供养着自己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们还特意去征求大师的指点。

大师问道:“听过笨鸟先飞的故事吗?”

他们恍然大悟:“听过呀,我家孩子天分确实不是太高,所以我只有逼他逼他再逼他,最后他就飞起来了”

大师哂然一笑:“这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先飞,获得成功,一种不飞,顺遇而安”

“那还有一种呢?”

“还有一种鸟,既不想受累去飞,却又想成功,只好生了个蛋,然后天天逼着后代去飞”

虽然是一个段子,却是一个非常严酷的事实。

你如果不努力,只是沉溺于玩乐之中,那就不要奢望孩子去实现你的目标。

让孩子能够做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没有谁能给孩子“定制”完美人生。

但是可以做更优秀的自己。

标签: 父母  孩子  自己的  人生  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news/jyzx/54250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