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9-18 03:02:24
既然日常生活是最重要的学习场所,生活物品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学习用具。每件物品都有一种固定的使用方法,成年人无疑是掌握这些方法的。需要时,成人便会把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逐步传授给孩子。人只有在使用一样东西时,才会明白物品的真正意义。而每摆弄一次物品,就会在大脑中留下一次印象。物品对于孩子们的意义远远超过物品本身,它在孩子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犹如铁锚、船桨与望远镜,或者可以将他们比喻成亲密无间的伙伴。
人们在谈到童年时,都会记得几样带有灵气的贴身物。德国著名诗人里尔克曾描写到,孩子时常对物品怀着“敬畏的心情”,假想他们具有非凡的力量,以致到了不敢触摸的地步。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护这些物品,避免噪声的侵袭与不正当的使用,避免受到成人的奚落和怠慢。在里尔克看来,孩子与物品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
物品之所以能够起到安慰孩子心灵的作用,是因为物品中凝聚着人的关系和物品自身固有的存在。威廉·麦克斯维尔在他的长篇小说《他们像燕子一样飞来》中这样描述道:“一个8岁男孩独自战战兢兢地走在通往商店的路上,因为之前受到过同龄孩子的威胁,此时他脑子塞满了可怕的奇思怪想。而就在踏进商店的那一刹那,他的感觉终于又回到了安全地带。”其实,使他感觉到踏实的并不是商店里的顾客,而是商品中透露出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美的包装、整齐的物品、错落有致的货架,眼前的一切自然而和谐。
类似的感觉,有时候也发生在病人身上,舒服的软椅、擦得锃亮的咖啡小勺,这些物品无不散发着人的劳动、护理与关怀的气氛。
克里斯多福·朗斯迈尔在一篇小说中描写过一段在喜马拉雅山上跋涉的经历:一整天都在雪地上寂寞地行走,猛然回首,望见从远处延伸到脚下的一排足迹,你会突然产生从未有过的震惊:人在大自然这个“大物品”上留下了一串常常的印迹。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时代的变化,孩子所接受的对待物品的教育不尽相同。不过在现代化的日本,对物品施以“情感”的做法仍然随处可见:当一个3岁的孩子锤着桌子乱发脾气时,妈妈会说:你这样会把桌子打疼!如果一个日本人长期地使用一件物品,如眼镜、缝衣针或毛笔,待他去世后,亲人便会将这些东西送到庙宇供奉起来,以此缅怀纪念。
然而,在物品过剩的环境中,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与某个珍贵的东西的情感联系?如何让孩子具有延长物品寿命的意识?在访谈中,很多人都流露出这样的担忧。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戏剧游戏”的方法。戏剧游戏是个新名词,既有别于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也不同于传统的儿童剧。确切地说,“戏剧游戏”是在成年人的启发下的一种类似表演剧的游戏。孩子在剧中担任某个角色,但无须公开向观众表演,只是从老师朗读的小故事中选择一个物品、一种生物或是一种自然现象,然后进行模仿。模仿的对象有可能是一种颜色、一个灌木丛或者一块石头,也可能是一旁观望的小狗、屋顶上的积雪、一块酸味糖、一把利剑,或是一条蓝色的影子。只需几块透明的纱巾就足可以让孩子们装扮自己,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道具。做这种扮演物品的游戏时,孩子天真率直,想象力要比成年人丰富得多,他们表演倾听灌木丛低语,表演大森林沉默,表演会活动的影子。一个曾经扮演过一件物品的孩子,是能够体会到世界的内涵所在的。或许他们不再粗暴地对待物品,不再无缘无故地将东西扔来扔去。
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一个虚拟化的物质世界,孩子只看见堆积如山的物品,却不知物品从何而来,只知道物品的概念而不能真正认识实物,这难道能让我们的心安理得吗?在生活中,孩子们远离所有物品的具体生产过程,并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在我们的访谈中,几乎所有社会阶层和和年龄层次的人都一再表示:尽管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应有尽有,但是他们仍然不快乐,仍旧感到无所事事。正如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小说中描述的那个“玩世不恭的人”,他虽然知道千千万万物品的价格,却连一件物品的价值都说不清楚。
在应有尽有的物品中,孩子必须找到自己的那一份,必须树立“私有”的概念。私有、私有财产,这些都是人类发展史上晚期才产生的概念,含有传给后代的意思,是指那些不是为了立即消费,而是为未来而积累的财富。我目前所占有的财产,也许将来属于我的后代。
储存财富不一定指望着将来可以增值,而是对一样东西的价值进行预先判断后所产生的愉悦情绪。今天婴儿房的摆设或者小抽屉,说不定将能进某家博物馆。
当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如此乐观而细心地收藏孩子的东西。但是,孩子有可能在做客时感受到别人家庭的这种气氛,之后讲述给幼儿园里的其他孩子。
现在需要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当物品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冲突时,哪个更重要?在盖尔哈特·博特的《如何训练孩子不听话》这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曾经让德国的观众无法忍受:一个6岁的孩子光着脚践踏钢琴。这是角色游戏中的一个片段,孩子们联合起来反抗一个严厉的“碎嘴婆”——一位幼儿园教师。当孩子们反抗到了上钢琴以后,老师们开始不安。但是当时更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于:孩子们敢于反抗一个“碎嘴婆”。为了练习这个内容,损坏钢琴当然是允许的。情感的价值理应高于物质的价值。
在20世纪50年代,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范,比如握手一定要伸出右手。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个传统习惯,必须按照事情各自的形态重新排列。为了尊重左撇子的孩子,我们大张旗鼓地主张:伸出左手和右手一样正确,虽然这个话题已经过时,没有人再提,但它确实解放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幼儿园有了一些改变,把每天早晨发玩具的规矩改成自己到架子上去选择,尽管这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却让当时的教师们很以为了不起。
只要物品还是人类自我的延伸,人们就会对它发自内心地喜爱,就不大愿意将自己的物品分送他人,或者与他人分享。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需要终身练习。曾经有个班级用班费买了一块斯沃琪手表作为班级的集体财产,每个孩子可以轮流戴几天。
为了让孩子善待物品,我们需要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
我们不仅要嘱咐孩子:小心!这个东西很贵。同时还要告诉他:如果你小心一点,我们就会很开心!
让每个孩子体验一次扮演一件物品的感觉。
让每个孩子收藏、保存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旨在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让每个孩子单独修理一件东西。
让每个孩子学会举例说明,什么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流浪气球”与美国众生相:共和党“指鹿为虎”,民主党“连夜挽尊”
2023年春季广东开学第一课21财经APP直播入口2023年春季广东开学第一课21财经APP观看入口详见正文。本次第一
联想小新怎么样(联想小新pro14 2022怎么样) 女人是怎么样(眉压眼的女人是怎么样) 2023湖北烟花秀元宵具体时间+地点(2021长沙元宵节烟花几点开始) “谷阿莫”被爆参选“台独”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