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9-15 03:00:58
今天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我帮忙照顾孩子,培养好习惯。说实话我非常理解做父母殷殷期盼的心理,因为我也是一位妈妈,每当孩子不按理出牌的时候,我也希望能有一位权威人士帮我“镇压”,孩子总是轻而易举地激怒你,让你突破精心扮演的慈母形象。当我们张牙舞爪恫吓之后,孩子能够收敛少许,可是我们心里有种深深的恐惧,怕这样的方式方伤到孩子,若是孩子能够言听计从就好了,可局面常常是事与愿违。
安徽有一位父母,因为平时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花费重金把孩子寄养在一对博士夫妇家里。这个家庭也是千挑万选的,对方是丁克家庭,想体验一回做父母的感觉,商人夫妇认为自己水平不够,想挑选高知父母好好培养接班人。孩子从一开始的抵死不从到后来的迫不及待,突飞猛进的何止是学习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与绅士越来越接近。
孩子在家过的是衣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博士家里实行的是民主制度,大家就像和平共处的“同事”一样,没人把他当成需要照顾的对象。刚来的时候孩子非常抵触,适应环境就必须学会“自力更生”,为了跳过这个缺口,孩子想尽了办法逃避,可博士夫妇不比亲生父母,对他的各项绝技无动于衷,万般无奈的孩子只好自己动手。慢慢地他掌握了许多生活技能,博士夫妇带着孩子出入图书馆、观看音乐剧、参观博物馆.......随着身边环境的改变,孩子看到的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和以前的熙熙攘攘的吵闹环境截然不同,慢慢的孩子也在改变。
后来博士父母喜欢上这个孩子,想认他作为养子,孩子去征求父母的意见遭到拒绝,心生怨恨的孩子对父母充满了抱怨,父母对孩子嫌弃父母的行为无比火光,认为自己花费大把金钱培养出来的孩子居然想飞走,争吵的结局非常糟心.......
父母想给孩子一个优良的环境,这个想法非常合理,也很必要,可是我们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任交付他人,就不是一件妥当的事。能够影响孩子改变的人,老师只是其中一个,或许老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但是老师毕竟不是与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回到家里熟悉的环境,孩子还是会原形毕露。长期用老师的身份“打压”孩子有两个结果,好的话孩子会积极向上,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孩子会惧怕老师”。当孩子对老师心生抵触,就会隐藏很多心事,若是没有及时察觉,会造成很多遗憾,我们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这个感觉应该是非常熟悉。
为什么父母不能改变自己成为孩子想要的那种人呢?这恐怕是当下许多父母不愿意触及的雷区,大家都愿意去拼死累活,就是不愿意成为“学习型父母”。我们在骨子里给自己定义:文化不高、耐心不好、没有这个天赋。宁愿花费大价钱把孩子拜托在老师的眼皮下,期盼着孩子瞬间长大,孩子或许真的会养成好习惯,可是“打折的亲子感情”这笔账可是用钱算不清的。你没有与孩子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别期望他能像乌鸦那样有反哺之义,像羊儿那样有“跪乳之恩”,这些温馨场面只是我们脑补的情景剧。
再好的老师也只能影响孩子一阵子,若源头不是清水,涓涓细水也无法变成清流。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必须从源头开始“大换血”,你想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做那样的人,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摘除“病灶”,所有的坏习惯不用刻意改变,养成好习惯替代,坏习惯自然无影踪。
“流浪气球”与美国众生相:共和党“指鹿为虎”,民主党“连夜挽尊”
2023年春季广东开学第一课21财经APP直播入口2023年春季广东开学第一课21财经APP观看入口详见正文。本次第一
联想小新怎么样(联想小新pro14 2022怎么样) 女人是怎么样(眉压眼的女人是怎么样) 2023湖北烟花秀元宵具体时间+地点(2021长沙元宵节烟花几点开始) “谷阿莫”被爆参选“台独”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