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9-01 12:02:26
昨晚,我又揍了暖暖。
具体原因是这样的:
昨晚7点多,我从办公室回家的时候,暖暖正窝在沙发上拿手机看动画片。见我回家,姥姥立即告状:“看好长时间了,还要看,不让看了就在家里大哭大闹,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走过去坐在沙发上:“暖暖,你已经看了很久了,看完这一集咱们就不看了好吗?”暖暖不高兴的说:“不要!我要看好多集。”
我又说,“一直盯着这么小的屏幕看对眼睛不好,你不是最喜欢玩拼图了吗,妈妈陪你玩拼图吧!”
暖暖头也不抬的回答我:“不要,我就要看动画片!”
正在这时,动画片结束了。我动手拿走了她的手机。“你已经看了40多分钟了,正好这一集也结束了,不能再看了。”
见手机被抢走了,暖暖彻底不干了,一边哭闹,一边扑过来想要抢手机。我说,“No,已经过了咱们约定的半小时很久了,今天真的不能再看了,妈妈说到做到。”
暖暖见抢手机彻底无望了,生气地冲上来用力地打了我几拳。
我也生气了,摁住她正在打我的手,并揍了她屁股两下。
暖暖先是愣了两秒钟,估计没想到妈妈居然会揍她,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姥姥看着我们母女俩气呼呼地对峙着,过来帮了两句腔:“打得好,就是应该被揍了,太不象话了。”暖暖听完,哭得更厉害了。
看着暖暖哭得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忽然觉得没那么生气了。
我看着暖暖,问她说:“你觉得妈妈打不打得过你?”她一边哭,一边认真的想了想,抽泣的回答道:“打……打得过。”
我又问,“那平时妈妈打过你没有?”她又哭着说,“没……没有。”
我说:“那既然妈妈打得过你,那为什么平时不打你?”这回她不说话了,估计这个问题她的确想不明白。
我接着问:“刚才妈妈打了你,你疼吗?”她哭着说,疼。
我又问,“那你打了妈妈,你觉得妈妈疼不疼?”她低着头,小声地嘟囔了一句:“疼……”
我说,“妈妈平时基本不打你,是因为妈妈舍不得打你。妈妈心疼你,不想让你疼。可你怎么就舍得打妈妈呢?妈妈也很疼呀!”
暖暖突然又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妈妈,我再也不打你了。我也不要你疼。”
看着她哭成个小泪人的样子,我张开双臂:“好了不哭了,过来妈妈抱抱吧。屁股还疼不疼?”暖暖跑过来一头扑进我怀里,一边把一张湿乎乎的小脸贴在我脸上亲来亲去,一边说:“妈妈,我现在不疼了。”
抹完泪的暖暖又开心的拉着我读绘本,玩拼图。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我抱着她问,“知道今天妈妈为什么打你吗?”暖暖小声说,“因为我先动手打了妈妈。”我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下,说:“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咱们约好了周末晚上可以看半个小时动画片,就得遵守约定。耍赖的行为特别不像个真正的公主。还有,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屏幕看也对眼睛不好。妈妈也是心疼你呢。”
既然情绪平静下来了,这些道理她也听得进去了。她认真的说,“我知道了,妈妈。”
暖暖挨揍事件,这就算过去了。
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好像没有谁家孩子不挨揍。那时住的是单位的家属院,不管谁家孩子被揍,整个院子里都听的清清楚楚。有年暑假,一群小伙伴到隔壁院拿鞭炮崩了人家的自行车库,那天晚上,整个院子里的挨打声和哇哇哭声此起彼伏。
我从小暖姥姥对我都很严格,所以我挨的揍也不少。放学去同学家玩忘了回家,被揍;发脾气跟长辈顶嘴了,被揍;因为上课聊天被老师请家长,又被揍……暖姥姥常说,黄金棍里出好人。要是当时对你不那么严格,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干啥呢。
我倒不怪暖姥姥,毕竟那些年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也没觉得给我带来了多少心理伤害。但是暖姥姥的“不听话就该揍” 我不赞同。我始终觉得,我身上的那些良好习惯,并不是当年挨过的那些揍起了作用,而是从暖姥姥自身那些自律努力的品质耳濡目染。
在养育暖暖的路上,我更多的是鼓励和讲道理为主。即使暖暖不那么乖的时候,我也更倾向于用“先同情,再达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也还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好妈妈。
可是,做个好妈妈,就不能打孩子了吗?
前面说我“又”揍了她,是因为昨天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揍她了。
上一次挨揍,是暖暖两岁左右的时候,正处于探索的阶段,对什么都好奇。有一次去朋友家,她不顾我们的一再阻止,执意地要把手指往电源插座里捅。于是我趁她又一次试图把小手伸过去的时候,抓起她的小胖手,啪啪啪打了好几下。暖暖哇的就大哭起来了,一是可能被吓到了,二是我打她的力度并不算轻,被打疼了。
我抱起她说,“妈妈打疼了,对吗?但是你如果去摸电门被电到,会比这疼得多。还有可能会被电死。”
“知道死是什么感觉吗?就是特别疼,然后还要一个人去一个黑黑的地方,妈妈也不在。你使劲的叫妈妈,妈妈也听不到,也没人回应你。”
暖暖挂着两行小眼泪,直把小手递给我让我吹吹。说不心疼怎么可能,但我也并不后悔揍了她。至少从那次开始,暖暖再也没有去摸过插座。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其实比起这个问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打孩子”。
曾有个读者妈妈给我留言,说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她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就会把儿子胖揍一顿。但揍完又觉得后悔,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妈妈。
我告诉她,当了妈妈也是人,面对孩子的各种调皮失控,也有情绪崩盘的时候,这可以理解。孩子不是不能打,但成年人依仗自己更强大的体力优势,把打比自己弱小的孩子作为宣泄气愤和情绪的工具,这才是不对的。
打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本身并没有好坏,用来保护自己还是用来刺伤别人,全看使用者的意愿。
有些人打孩子,只是因为怒不可遏时一个下意识的举动。打完了孩子,宣泄完怒火,孩子受到了惊吓,心中从此留下爸爸/妈妈好凶的印象,但并没有真正领悟到父母的用心。这样的打,除了发泄,什么也不是。
比起打带来的惩罚,后面的沟通过程往往更加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被打,爸爸妈妈的用心是什么,以及,爸爸妈妈有多爱你,希望你以后永远不会再挨打。
在与孩子相处的真实日常里,并不是只有岁月静好的温馨场面,鸡飞狗跳的日子有可能才是大多数。也许很多时候,只靠鼓励赞美,无法让孩子认识到当下问题有多紧急、危险、严重,那么我们拍在孩子屁股上的这一巴掌,可能会让孩子迅速意识到“原来这件事对我对妈妈都很重要”。”
我不推崇惩罚孩子,但如同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孩子。每个好孩子都是来自七分赞美,三分惩戒,十分的爱。”
打孩子就像是育儿路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堵墙,孩子们失控后,狠狠的撞到了墙上,可能会疼,会埋怨。但是别担心,每个聪明的孩子都会在下次撞到墙之前,优雅拐弯,找到墙后父母的怀抱。不过千万别忘记,爱才是孩子寻路的指引。
联想小新怎么样(联想小新pro14 2022怎么样)本文纯属个人使用感受,针对的也是手上这台机器。这本主要用来码代
女人是怎么样(眉压眼的女人是怎么样) 2023湖北烟花秀元宵具体时间+地点(2021长沙元宵节烟花几点开始) “谷阿莫”被爆参选“台独”政党 药物流产疼不疼的真相 过来人分享了自己最真实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