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10 12:00:50
每个班级,大概都有这样的孩子:分心冲动,不守规矩,不受约束,爱惹事生非,缺乏组织性。
这类孩子大多成绩不佳,被称为“问题儿童”。
在学校,一个班里只要有两三个这样的孩子,就可以把快乐的教室变成战场,把善良的好老师折磨得疲惫不堪。
在家里,只要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就会时时充满愤怒及感到挫折,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怀疑,甚至对未来丧失信心。
许多人都把这类孩子的行为归结为家庭教育不良。包括父母自己,也把孩子的表现归结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孩子,也会成为所有家庭问题的代罪羔羊。
英国小儿科医生乔治·斯蒂尔经过研究认为,这些孩子的问题并非来自不当的家庭教育,而是有生理原因或出生时受到伤害。
乔治·斯蒂尔最先提出了“注意力缺失症”(ADHD)。没错,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常被称为“注意力缺失症”“多动症”,事实上,他们只是容易分心而已。
分心被错误地称为“注意力缺失症”,其实并没有“缺失”,有的只是注意力的徘徊和游移。分心的人就像是去野餐的孩子,完全不考虑其他理由或任何危险,只是由好奇心的引导。
美国大约有1500万名分心者。男女比例大约是3:1(有的书上记录为4:1)。成人和孩子都可能患有此病。
黑柳彻子记载自己童年经历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完整地再现了一个ADHD孩子的日常。
她在《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中,也提到过她之所以会那样,完全是因为精力旺盛,好奇心驱使,并非有意要与老师对抗。
而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常常因为“不听话”被家长或老师责骂,还可能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总是不由分说地被打。他们因为破坏教室秩序被处罚,经常背黑锅。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大家普遍认为,孩子只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没有立规矩”,“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亲会责怪妻子过于娇惯孩子,母亲会抱怨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问,家庭矛盾一触即发。表面看,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好。事实上,都在推卸责任,承担不起孩子教育方面的“失败”。
尤其在原生家庭深入人心的今天,父母更加不能接受孩子的“顽冥不化”。
因此,家长总是在规定这个,规定那个,规定越来越严,处罚越来越重,限制越来越多。很自然,孩子会越来越反抗,越来越不合作,渐渐地和家庭有了距离,这使家长愤怒又无奈,觉得孩子不听话,而不会想到这是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发育异常。
这类孩子的典型特征是“不按牌理出牌”。因为自控能力差,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容易分心,静不下来,作业拖拉,追求刺激,不守规矩,给老师和家长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以致他所有的优点和长处都隐藏在了缺点和问题之下。
但若有人因此断言,这个孩子毫无前途,那他实在是太过武断,为人既不宽容也不善良。
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即《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就因为不能遵守学校规则,仅仅入学三个月就被勒令退学。
美国总统林肯和汽车大王福特的老师都曾说他们毫无希望。
小说家欧文高中时,因学习障碍差点被退学。
爱因斯坦不擅长和别人交流,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业都很差,上大学的时候得寻找那种不需要考试的学校。
爱迪生也是上了几个月学就被退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他“笨蛋”“无能”。
列夫·托尔斯泰,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学巨匠,年少时却因为考试不及格,行为缺乏组织性而被迫退学。
如果说,这些名人离我们很远,回头看看你的同学、你的邻居,或者你自己。当年那些学习不好,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扔粉笔头的孩子,现在怎样了呢?
没错,他们当中有个别人依然浑浑噩噩,但更多的人已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占领一席之地。虽然谈不上功成名就,至少有事做有收入有家庭,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归根结底,99%的人最后不都是普通人吗?
我曾经采访过一名资深心理医生。他是做成人咨询的。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儿童咨询,后来因为压力太大,被迫放弃。他说:“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因为学业或行为问题,由父母带来咨询。短短的五十分钟沟通交流、沙盘治疗或行为观察,我都差点崩溃。可想而知,天天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的压力会有多大。”
所以,他的建议是,父母要把改变孩子的观念转化为为自己寻求心理支持,即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因老师的几句批评就责骂孩子,不因他人的几句指责就把压力转嫁给孩子。
请记住,分心不是孩子的错!当然,也不是父母的错!可能是祖传家宝—再次表明了基因的强大。
因为分心的最主要因素是,遗!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韦尔在《分心不是我的错》中,给出了儿童注意力缺失症的诊断标准(每一项标准都要比具有同等心智年龄的一般人明显强烈才算符合):
1. 手脚一直动个不停或在椅子上动来动去。
2. 被要求坐时坐不住。
3. 容易因外界刺激分心。
4. 别人还没问完问题,他就冲口说出答案。
5. 玩游戏时不能耐心地等待。
6. 很难遵照别人的指示做事。
7. 玩游戏或做事时很难保持专注。
8. 经常由一件未完成的事换为另一件事。
9. 无法安静玩耍。
10. 话不多。
11. 经常打断别人的话。
12. 别人对他说话时经常显得心不在焉。
13. 经常掉东西。
14. 经常做出危险动作而不考虑后果。
仅供参考。非经专业诊断,不能妄下结论。
家有分心的孩子,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中国传统教育认为,认真踏实,懂事听话,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当然,这类孩子的确是好孩子。有子如此,前世修来的福气。
但不能因此就把分心冲动,特立独行,成绩不好的孩子定义为“坏孩子”。换个角度,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比如,容易分心是因为他们好奇心强,容易冲动是因为他们充满创造力,好动是因为他们精力旺盛。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1/3的注意力缺失症儿童成年后会不治自愈,另外2/3的人长大后也不会变好。
看来,结局也不是太过悲观。
家有分心的孩子,冲突是难免的。因为孩子的行为时刻在挑战你的底线。别奢望孩子能控制情绪,修正行为,符合你的标准。
如果父母不想把家庭变为战场,必须放下自己的标准,看到真正的孩子,对孩子的表现采取“一切从优点出发”的角度。
1. 不要老是想去改造孩子,挑剔指责他的行为,而是学会查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2. 避免过度控制,避免强迫孩子遵守父母制定的五花八门的规则。
3. 尽量给他赞美和鼓励。注意力缺失的孩子更需要肯定和赞美。
4. 写下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不要把孩子假想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5. 针对每一个问题想一个可行的方案。比如,写作业拖拉磨蹭,可以陪读限时。注意控制情绪,虽然很难。记住,孩子专注于作业同样很难。
6. 请永远记住注意力缺失症儿童的优点:活力、创造力、真诚和善良。
最后,如果你家里有分心的孩子,请记住,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成年后生活得很好。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联想小新怎么样(联想小新pro14 2022怎么样)本文纯属个人使用感受,针对的也是手上这台机器。这本主要用来码代
女人是怎么样(眉压眼的女人是怎么样) 2023湖北烟花秀元宵具体时间+地点(2021长沙元宵节烟花几点开始) “谷阿莫”被爆参选“台独”政党 药物流产疼不疼的真相 过来人分享了自己最真实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