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3-08-22 02:45:43
以神秘闻名的罗布泊,拥有全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亦是人迹罕至的“死亡之海”,有人以成功穿越为荣,也有人永远留在荒漠。
近日,自驾车队擅闯罗布泊4人遇难的悲剧,让神秘的罗布泊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实际上,当地曾多次发布通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但擅闯事件仍屡见不鲜。
“只能说珍爱生命,尊重大自然吧。”近日,多名同行者、探险家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这片“死亡之海”的神秘与凶险以及惊心动魄的往事。
魂断无人区
“没油了加油,车坏了修车,一切看上去都很合理,只可惜环环相扣,还是出问题了。”自驾车队成员李先生总结这场罗布泊自驾行。
7月22日,李先生所在的自驾车队从甘肃敦煌出发,计划穿越新疆罗布泊无人区。
左为失联向导的皮卡。
7月28日,新疆若羌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一自驾车队未经批准穿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26日1车4人失联,27日发现失联车辆,3人已无生命体征,1人失踪。29日,最后一名失联者被找到,已不幸遇难。
8月1日,一位接近车队的知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4名遇难者分别为2名游客、1名当地向导、1名汽车修理工。
“离谱,只能用离谱来形容。”该知情人士称,7月23日,即自驾正式开始的第二天,车队中的一辆越野车两次加错油,第一次加的是车主自带的汽油,疑似质量有问题,造成车辆经常熄火,第二次加油因着急发生操作失误,误将柴油当成汽油加入,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本以为把油箱清理干净,重新加油就好了,结果清理油箱时,又把油管搞断了。”该知情人士表示,越野车的彻底“罢工”迫使车上两名游客决定弃车,由向导驾驶一辆皮卡车载这两名游客及一名汽车修理工离开沙漠,但在离开沙漠的途中,四人不幸失联。
车队成员李先生也告诉南都记者,4名失联者是在往沙漠外走的途中发生意外的,向导曾表示开车送人出去,很快就回来跟大部队会合,“因为车子坏了,加上觉得这里面(沙漠)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天气太热了,那辆越野车车主和同伴想提前结束行程,就让向导先送他们出去。”
李先生向南都记者回忆,当大部队发现4人失联后,曾尝试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对方,却一直联系不上,所以不确定4名失联者是否有携带卫星电话。但李先生很清楚地记得,越野车因加错油出现故障时,他曾见到失联者之一的向导使用卫星电话联系送油。
谈及这次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李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以后会对户外活动更加谨慎,“只能说珍爱生命,尊重大自然吧。”
参与搜救失联者的刘先生则告诉南都记者,最后一名失联者于7月29日中午被找到。当天上午,他与救援团队一行3人驾车从敦煌出发,经过玉门关景区,到达雅丹魔鬼城景区,由于景区不允许车辆进入,他们便驾车绕过景区,沿着甘新库木塔格沙漠边缘走。
“进入沙漠16分钟后,我就发现了那名失联者,从出发算起来,整个搜救过程用时2小时40分。”刘先生说,该失联者为车队请的当地向导,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皮肤肿胀发黑,有部分腐烂。
搜寻现场。
刘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从事沙漠探险工作十几年,对罗布泊一带比较熟悉,通过之前发现的三位失联者和皮卡车的位置,得以判断出最后一名失联者的位置。据刘先生描述,向导被发现的地点距离皮卡车8.1公里,距离其他三人3.2公里,离安全区域更近。
“说明向导是最早出发徒步的”,刘先生认为,“可能是陷车以后,他决定独自徒步出去求援,其他三人留在原地没等到他回来,也决定徒步往外走了。”
经其现场观察,“皮卡车上的空调是好的,油量也很多,如果他们选择不离开车子,原地等待救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个结果了。”刘先生向南都记者分析,4名失联者前期开车和后期徒步的方向都是正确的,但中途遭遇陷车后,自救脱困能力不足,导致悲剧发生。
频现擅闯案
这片难以穿越的“死亡之海”曾吸引无数人慕名前往,但也有不少人遇险。
南都记者注意到,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曾多次发出通告:严禁一切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进入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活动,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近年来擅闯罗布泊保护区的事件仍屡见不鲜。2017年12月,路虎“发现无止境”活动中,16辆汽车共计49人,经敦煌、三垄沙至彭加木纪念碑,非法进入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人员被处以最上限处罚。
2012年3月13日,黑龙江大庆探险队一行8人在罗布泊进行“无后援穿越罗布泊”活动的过程中,遭遇沙尘暴导致迷失方向,于15日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呼叫救援,若羌县相关部门立即组成救援队伍。17日中午,8名被困人员被救出。
据若羌县公安部门介绍,8名探险人员在没有向任何部门请示并获得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进入罗布泊区域探险,可能涉及非法进入,救援工作结束后将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此次自驾车队擅闯罗布泊4人遇难事件发生后,若羌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保护区有明确规定不能擅自进入,道路边和有关部门都有告示牌和通告提示旅客不能擅自进入保护区,违规闯入被发现后会被直接劝返。4名遇难者的自驾行为属于违规闯入。
知名探险者雷殿生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对4名遇难者表示痛惜。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出于对逝者的尊重,自己并未过多评论此事,但确实为悲剧发生感到惋惜,“穿越罗布泊需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他们还是对大自然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低估了大自然的厉害之处。”
雷殿生在罗布泊湖心标志碑。
雷殿生曾于2008年徒步31天穿越罗布泊无人区,被称为“中国徒步第一人”。据其介绍,进入罗布泊需要报备,由相关部门开具证明后才能进入无人区。“如果穿越罗布泊的活动没有经过合法审批,这样进去就更加危险。因为罗布泊不只是气候恶劣,而且面积非常大,地貌多样复杂,一旦发生危险,会让救援更加困难。”
“除了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外,首先要非常了解罗布泊的地形地貌,这样才能合理规划好行进路线和时间,把卫星电话、水、食物以及应急药品准备齐全。如果是开车穿越,除了车况良好,还要准备备胎及油料等,此外穿越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雷殿生向南都记者分享自己成功穿越罗布泊的经验。
雷殿生称,自己在徒步穿越过程中,一直带着一把针对野外环境的铁锹,“挖一个两米左右深的洞坑,人在里面是可以避暑的。”针对此次悲剧的发生,他则表示,“如果当时他们挖一个深些的坑洞,坑里用铁锹或者三脚架支起来,上面搭盖几件衣服,气温就能马上降下来一些。”
神秘古楼兰
此次自驾车队擅闯保护区4人遇难事件,让罗布泊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消失的楼兰古国、失踪的探险者……这些标签更是为罗布泊增加了一层神秘感。近代以来,这里已成为众多国内外探险者的圣地,有人以成功穿越为荣,也有人永远留在荒漠。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山海经》将其称为“幼泽”,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如今的罗布泊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年降水量为20毫米。
若羌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罗布泊七八月份特别炎热,地面温度可达70摄氏度以上,再加上没有可调节气候的绿洲,人在野外暴晒是受不了的。
楼兰故城遗址。雷殿生供图
雷殿生则告诉南都记者,罗布泊最大的危险就是面积太大且气候干旱,几乎没有雨水。“罗布泊的地形地貌有雅丹、雏形雅丹、戈壁、沙漠以及湖盆,湖盆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现在已形成了盐碱地。”
“北边有一个小山脉,几乎寸草不生,那里面有胡杨树、红毛柳,还有芦苇,但是大部分都是死的,都是干死的。我当年拍了很多‘站着’枯死的胡杨树,有一种特别恐怖的感觉。”雷殿生向南都记者描述罗布泊的干旱气候。
罗布泊拥有全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据公开资料,罗布泊地区北部钾盐储量2.5亿吨以上,并已经建成我国最大的钾盐基地。
钾盐是农用钾肥的生产原料,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作为农业大国,钾肥产量的提高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彭加木之谜
罗布泊钾盐矿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们在上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广东籍著名科学家彭加木。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于广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新疆罗布泊无人区。
据新华社报道,1964年和1979年,彭加木两次到罗布泊外围做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填补了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空白,纠正了国外探险者对罗布泊的一些错误认识,实现了“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发言权”的愿望。
彭加木。
1980年5月,彭加木第三次来到罗布泊进行科考,并担任罗布泊科考队队长。6月,在彭加木的带领下,经过多天的艰苦跋涉,科考队采集了众多生物、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实现了中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的壮举。
6月11日,已经完成任务的科考队,决定进行一次罗布泊东线的丝路故地考察,却在途中遭遇了沙尘暴和数次陷车,3天只行进了150公里,面临油、水等物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家决定向最近的解放军部队基地求救。当时,求援送水需要花费六七千元的资金,这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彭加木觉得飞机运水价格太昂贵,如果能给国家节约就节约,决心继续寻找水源。
彭加木手写字条。
6月17日中午,驾驶员王万轩打开汽车车门时,发现了一张用铅笔写的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17,10:30。”直至当天下午,仍未见彭加木的踪影。次日凌晨,科考队报告:6月17日上午,彭加木只身外出找水,不幸失踪。
彭加木的失踪,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关于“彭加木”三个字的信息几乎占据了当时国内外所有媒体的主版面。为了搜寻彭加木,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地毯式搜救,均无结果。彭加木为我国科考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化成了罗布泊永恒的丰碑。
居住在广州白云区槎龙村的彭家鼎是彭加木的堂弟,只见过堂哥两次的他记得,最后一次是1980年清明,穿着的确良面料衣服的彭加木回来祭祖,“他非常匆忙,在家停留了4个小时就走了。”这也是彭加木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广州,距离他在罗布泊失踪不到三个月。
如今,这片神秘而危机四伏的土地,依旧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倩寒 彭雨欣 实习生 王景禾 陈梓滨
2023火车学生票优惠政策常见问答汇总各位返校生,最全购票乘车攻略来啦。一起来看学生火车票优惠购票政
上海市医疗博士团专家至利津县中心医院坐诊信息 妻子把丈夫情人接回家,单数陪自己双数陪情人,丈夫愁死了|法堂 开封府传奇周儿的结局(开封府周儿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烟台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有哪些 烟台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有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