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广西壮族“欧贵”婚姻是怎样的 欧贵婚俗

来源: 最后更新:23-05-29 12:08:40

导读:

1、广西壮族“欧贵”婚姻是怎样的
2、走进壮族人民生活,广西壮族民间故事
3、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

文章目录:

1、广西壮族“欧贵”婚姻是怎样的

2、走进壮族人民生活,广西壮族民间故事

3、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由来

4、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5、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6、猜你喜欢:

1、广西壮族“欧贵”婚姻是怎样的

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是对婚姻的污蔑,既然是坟墓,你为什么要结婚呢?你想要自由,为什么要结婚呢?婚姻是双方都应该互相承担的,那么壮族“欧贵”婚姻是怎样的?不妨来壮族文化里看看。

“欧贵”在壮语中是“娶女婿”的意思,即男人上门。在桂滇边驮娘江流域的壮族群体中,至今仍流行“欧贵”的女娶男嫁婚俗。在边远的村寨里,“欧贵”婚姻比例更是高达60%。“欧贵”婚姻中,婚事由女方操办,男从女居,家庭结构中没有婆媳、姑嫂等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自由、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悠久的句町古国,句町祖先们打破了“男娶女嫁”的习俗,采取纳婿上门的方式结成婚姻。“欧贵”婚姻是人类婚姻史上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婚演进的一种婚姻形态,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婚姻文明。

欧贵婚姻中,由女方操办婚事。女方家中亲戚与乡邻帮忙装饰新房或在厨房做饭。女方娶亲要经过以下流程:

制作红包

女方需制作红包,红包包含双层意思:一个是图喜庆的意思,另一个则是“分别钱”的含义。因为小伙当了上门女婿后,就很少有时间回自己父母家。结婚时,发给男方红包,就意味着他要与儿时的伙伴、曾经的生活告别。

迎亲

新娘坐在洞房里等待新郎的到来,迎亲事宜由伴娘与媒人主要负责。虽然现在许多地方可以坐车过去,可是壮乡人娶亲还是沿用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无论多远一般都走着去迎亲。

娶女婿过“三关”

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后,男方家人用长竹竿横着不让进去。娶女婿得过“三关”,要经过一番考验。第一关是“喝酒”,酒由媒人喝;第二关是“对唱”,迎亲人与拦嫁人一唱一答;最后一关是“猜谜”,只有答对了谜语,才可顺利过关。

相比女方,男方这边显得很是冷清。这是男方刻意做出来的,以此来表示,男方不愿意嫁儿子可又不得不嫁的苦衷。伴娘去屋内把新郎接出来前,新郎的父母则与儿子说些叮嘱的话,像父母对出嫁的女儿说些悄悄话一样。

新郎准备出发时,男方会再出来阻拦一下,以示男方家的不舍。女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在大家抢红包时会让出一条道来。新郎要挑两个装有水的水桶上路,走路的姿势要符合要求,不得找人换挑,要一路挑到女方家为止。这是测验新郎的体力。到女方家,新郎将水桶里的水倒进缸里,如水洒出来的少,说明新郎体力棒。

2、走进壮族人民生活,广西壮族民间故事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今天,要介绍的是关于广西壮族的民间故事,看看在壮族人民的故事中,都有什么样的传说。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到民族故事中通过几个代表故事了解一下吧。

三月三的传说

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3、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由来

“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盛行的地区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那么大家知道三月三具体是什么节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和老黄历来看看有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由来吧!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在广西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俗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4、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铜鼓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到喜庆的节日,人们就会用铜鼓舞来庆贺,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那么,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据云南马关县壮族民间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群妖作怪,搞得民不聊生,后来有一种两侧生翼,能转会飞的铜鼓,将妖怪一一击毙,老百姓才得安宁。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铜鼓视为镇妖的圣物,渐渐操起铜鼓跳舞,以感谢铜鼓的救世之恩。由于铜鼓长期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铜鼓舞也就被赋予预卜吉凶,祈祷幸福的寓意。久而久之,铜鼓舞就被广泛用于婚丧节庆及自娱的场合,你学我传,世代不衰。

铜鼓舞特点

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敲法

敲奏铜鼓的方法多种多样,鼓声铿锵而有节拍。皮鼓一面,摆在铜鼓中间。当铜鼓敲响,并进入节拍之后,皮鼓手从人群中跃出,双手执两根鼓槌,围着皮鼓敲打。他是这个舞蹈中的中心人物,必须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他打皮鼓的动作有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打,有时打鼓心,有时打鼓边,有时两根鼓槌互相击打。动作变幻快速而有力,有的高难动作只有少数鼓手才能熟练掌握。

铜鼓舞在表演气势上明显的脱胎于壮族古代“三月三”对歌的传统习俗,具有活跃、谐趣及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据悉,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您可能也喜欢:

满族的文字文化及历史介绍

民族文化:满族婚俗文化

满族的族庆之日,颁金节

别树一帜的瑶族居住文化

5、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中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有着许多的文化节日。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壮族文化吧!

“你在哪里?”

“我在那边。”

“那边是哪边?”

“就是那边啊!”

这是几位外地游客在广西百色乡村迷路时的“抓狂通话”。“那边”,实际是当地的一个地名。不仅如此,就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地名——“那里”。这样特别的地名,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广西南宁隆安县“那”文化旅游节上,壮族同胞正在举行隆重的稻神祭。每逢“四月八”农具节,“那”文化圈的壮族同胞纷纷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等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等的敬仰感恩之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壮乡广西,类似以“那”冠名的乡镇村落比比皆是。“那”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壮语意为“田”和“峒”,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千百年来,壮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由此形成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以说,几乎每个壮族同胞都有“那”文化情结。

地名里的土地情结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以土地为转移,以农耕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

壮族的村落,多数是依山傍水,面对着田地。以田地“那”标识取地名,便顺理成章。大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小至村屯弄场,如那王、那绍、那左。据不完全统计,含“那”字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

以“那”命名,依据多是“那”的特点和性质,如那翁(“翁”为壮语音译,下同),即滥泥田;那江,中间的田;那波,泉边的田;那雷,土岭的田;那达,河边的田;那六,水车灌溉的田;那楼,我们的田;那班、那曼、那板,村寨田;那马,养马的田;那昌,工匠的田;那笔,养鸭的田;那怀,养水牛的田……

为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先开垦这些田的壮族先人,他们约定俗成,无论在何时何处为地方、村寨命名都遵循这一法则,依据着同一模式,即以“那”为冠。

您可能还喜欢:

古老的舞蹈:畲族粑糟舞

瑶族历史的重要史料:瑶族经书

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黎族既有特色又奇葩演奏:鼻箫

6、猜你喜欢:

标签: 壮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壮族民间故事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xingzuo/fenxi/54749.html

  • 12023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2023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答案)

    2023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2023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答案)

  • 2廊坊大厂招聘辅警报名时间2023(廊坊大厂招聘辅警报名时间2023)

    廊坊大厂招聘辅警报名时间2023(廊坊大厂招聘辅警报名时间2023)

  • 3大厂事业单位报名费减免政策2023 大厂事业单位报名费减免政策2023下半年

    大厂事业单位报名费减免政策2023 大厂事业单位报名费减免政策2023下半年

  • 4廊坊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时间2023 廊坊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时间2023年

    廊坊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时间2023 廊坊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时间2023年

  • 5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成绩查询2023(大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大厂事业单位笔试成绩查询2023(大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6韬瓴秘术的意思(韬瓴秘术评价)

    韬瓴秘术的意思(韬瓴秘术评价)

  • 7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现在停止向乌供武,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会在数天后结束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现在停止向乌供武,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会在数天后结束

  • 8安徽合肥一安置房疑现“楼体歪斜” 合肥安置房房价是多少

    安徽合肥一安置房疑现“楼体歪斜” 合肥安置房房价是多少

  • 9事关国家大事!深圳市委书记带队北上:跑起来、抢时间

    事关国家大事!深圳市委书记带队北上:跑起来、抢时间

  • 10查办过周永康、陈良宇等多个“老虎”的他,到了这里作报告,背后有深意

    查办过周永康、陈良宇等多个“老虎”的他,到了这里作报告,背后有深意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