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比起打骂,这4件事伤孩子更深,家长们知道吗?

来源: 最后更新:22-03-05 05:00:03

导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父母不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一辈教育观,摒弃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父母不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一辈教育观,摒弃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教育更加温和、科学。

可是很多时候,不打骂并不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在日常亲子生活中,仍然有一些事情,比打骂更加伤害孩子。

1. 父母吵架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小,大人之间说什么、做什么,孩子都不懂,其实孩子感受情绪的能力出乎我们意料。

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吵架,或是因吵架流露出各种负面情绪,孩子都会察觉。

紧张的家庭气氛,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损害心理健康。

毕淑敏在《家问》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一个在父母常年争吵环境下长大的朋友,曾描述过他童年时期的心情:“每一次进门,每一次吃饭,每一次睡觉,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父母情绪的火山再度爆发。”

吵架带给孩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孩子的亲密感很难建立。

对家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对婚姻的不信任、对爱情的失望、对生活的某种恐惧,都有可能在成长的某一阶段爆发。

很多父母总想着给孩子创造多么好的条件,给孩子多么优质的教育,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来自父母本身。

父母相亲相爱,努力营造一个情绪稳定的家庭氛围,就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滋养。

2. 贬低孩子

我们在成年人的交往中,都懂得说话的分寸,不随意中伤、贬低他人,小心地维护着彼此间的关系。

可是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不会生他的气,不敢背弃他,跟孩子说话便常常肆无忌惮,很多时候都很伤人。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将来还有什么用?”

“这么简单的题考这么点分,怎么这么笨!”

“房间又不知道收拾,懒死了。”

在临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家长有意或无意贬损孩子的话,就是一种语言虐待,也是孩子产生自卑、挫败感的源头。

长期生活在这些暴力语言的环境中,孩子渐渐变得对自己不自信,胆小懦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犯了错误,或者事情没做好,一定要就事论事,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贬低孩子的人格,不用侮辱性语言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和孩子好好说话,是父母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的必修课。

3. 不守承诺

电影《麦兜的故事》有这样一个片段:麦兜生病了,妈妈为了哄他吃药,就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

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

经常有一些父母,喜欢轻易承诺孩子,或者利用这些承诺和孩子讲条件,让孩子听话:

“你好好去上补习班,妈妈周末带你去水上乐园。”

“你如果表现得好,我就给你买想要的那个玩具。”

等到孩子达到期望,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家长却因各种原因不能实现,或是故意找借口推脱。

日剧《四重奏》中,有一句台词说:“比悲伤更让人难受的是空欢喜。”

父母不守承诺,就是给孩子一场空欢喜。

父母言而无信,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降低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话语分量。

同时,会让还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

因此,父母如果不能保证,不要轻易承诺孩子;而一旦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做到。

亲子之间的信任和彼此支持,正是通过这些小事逐渐建立起来。

4. 情感忽视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常常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流露出负面情绪时,他们选择无视或者讥讽。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我伤心难过哭到虚脱的时候,父母看着我说:犯什么神经?”

“多大点事,有什么好哭的?”“搞不懂你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样的话生活中经常能听到。

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变得敏感脆弱。

你要相信,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有理由的,都需要父母重视,给予积极的回应。

一个懂得关注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长,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会关心他的情绪:“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孩子由此明白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是“难过”。

只有在孩子能够认识自己各种情绪的前提下,他才能够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关键之处,就在于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关注。

学会正确表达爱和关心,是很多父母特别需要学习的一项能力。

孩子高兴时,发自内心地为他开心,和他一起欢呼、庆祝;

孩子哭泣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尽力去体会他的感受,表达关心;

孩子沮丧时,耐心和孩子沟通,同情他的遭遇,给他支持和鼓励······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教育无小事,作为父母,应当懂得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为孩子的人生负责。

标签: 孩子  父母  情绪  给孩子  家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zuomama.com/news/jyzx/11384.html

  • 1避免流产后二次伤害 这些流产后注意事项要谨记

    避免流产后二次伤害 这些流产后注意事项要谨记

  • 2手把手教你怎样让胸变大 做女人还是要“挺”好

    手把手教你怎样让胸变大 做女人还是要“挺”好

  • 3做完人流后一个月还流血 不排除这五种可能性

    做完人流后一个月还流血 不排除这五种可能性

  • 4避孕膜是个什么梗 一句话解读女性避孕膜安全吗的问题

    避孕膜是个什么梗 一句话解读女性避孕膜安全吗的问题

  • 5哪种丰胸产品最可靠 挑选丰胸产品记住三看

    哪种丰胸产品最可靠 挑选丰胸产品记住三看

  • 615学生丰胸的最快方法 传授发育期MM丰胸“法宝”

    15学生丰胸的最快方法 传授发育期MM丰胸“法宝”

  • 7用避孕套和上环哪个好 两大利弊来解决

    用避孕套和上环哪个好 两大利弊来解决

  • 8二胎间隔多长时间好 过早过晚都太危险了

    二胎间隔多长时间好 过早过晚都太危险了

  • 9丰胸产品需谨慎选择 央视曝光丰胸产品就是它

    丰胸产品需谨慎选择 央视曝光丰胸产品就是它

  • 10仅20年就变危房!杭州这套480㎡独栋别墅想重建,背后有何玄机

    仅20年就变危房!杭州这套480㎡独栋别墅想重建,背后有何玄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做妈妈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5435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f#zuomama.com (请把#替换成@)